您好,欢迎来到北药商城_龙药商城_勃利县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!

陇西:中药材市场交易火热

  2025-07-09 阅读:3
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

近日,陇西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迎来又一个逢集日,吸引全国各地药商纷至沓来。走进交易市场,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甘草、款冬花、红芪、麦冬等中药材琳琅满目。

这里已成为陇西乃至全省与全国各大药商贸易洽谈的重要平台,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原产地交易市场。

操着各地口音的药商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价还价,熙熙攘攘的人流、车流,奏响了“中国药都”最繁忙最动听的旋律。

“西北这边的中药材在全国占的份额挺大的,包括党参、黄芪、甘草、当归,这两年都销售得很好。”安徽阜阳药商张树洋说。

河南禹州药商张凯歌,一年要在首阳市场采购四五百吨药材,“我来这边近20年了,这边药材品质非常好。”

市场繁荣的背后,是产业的茁壮发展。

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,尤以黄芪最佳。作为我国黄芪的道地产区,陇西黄芪种植面积每年都稳定在10万亩左右,年产量达2.7万吨,占全国总产量的70%以上,是全国最大的黄芪药源基地。

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于2012年8月启动运营,占地面积180亩。市场运营以来,日均交易原药350吨、饮片60吨,年交易量达到20万至30万吨、交易额约60亿元,常驻外地客商3500多人,吸纳就业3000多人。

何耀龙是土生土长的陇西县首阳镇人,与中药材打了30年交道,他从一开始种着几亩黄芪,发展到如今年加工销售百余吨药材。“好的时候一年下来就收入个二三十万元,家门口就有交易市场,对于我们这些本地人来说,太方便了。”何耀龙说。

2017年,陇西县启动实施了总投资2.4亿元的市场改造提升工程(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一期工程),主要建设首阳O2O体验展示中心、溯源中心、体验中心及产业金融中心等项目。

2018年,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,集交易、交收、仓储、物流、检测、融资、质量追溯服务于一体,运用全新的“互联网+中药产业+金融服务+现代物流”的服务模式,服务于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。

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负责人史彤介绍,市场升级改造后,有效解决了产业上下游客户信息不对称、商品质量不确定、买(卖)难、融资难、违约多、交易成本高的问题,突破传统交易瓶颈,加速中药材流通。

“现在这个季节属于交易旺季,整体市场热度很高。每天有三四千人,物流走货量有五六十吨。我们将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,让陇西优质中药材走向全国各地。”史彤信心十足地说。


免责声明:
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勃利县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,成立于2014年6月,注册资金400万元,是黑龙江省龙参种植有限公司旗下企业,主要负责中草药种植环节,是全省中草药种植面积最大的合作社,也是全省第一家获得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合作社,被评为省级示范社。合作社于2019年开始陆续被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授予“黑龙江省中草药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”称号、被省农科院和省农民创业促进会指定为“黑龙江省中草药种植培训基地”、被省农村农业厅授予“农民创业示范基地”和“省级农民创业园区”等荣誉称号。与此同时,合作社目标建设省级高标准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00亩,全力促进黑龙江省中草药育种育苗专业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的形成。 合作社以种植药材为主,以生态旅游、绿色养殖为辅,目标实现集生产、加工、仓储、销售、旅游等为一体的新业态模式。目前已组织形成了“种、养、加、销”一体化生产销售模式,并积极探索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、“基地+企业+医院”的中草药产业发展模式,以点带线,以线带面,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,整合利用资源,扩大种植规模,完善生产环节,吸纳待业人员和贫困户务工,帮助农民增收致富。

ICP备案号:黑ICP备2023011354号-3   Copyright © 2023 北药商城 版权所有      黑公网安备23092102000008号

北药商城_龙药商城_勃利县海林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