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在线4月15日讯(通讯员 曾小翠)眼下,正是栽培中药材的季节。在建德市乾潭镇狄州自然村的三叶青栽培演示基地里,很多栽培袋按种类和栽培先后顺序整整齐齐铺在近500亩的阔叶林和毛竹林下,最早种下的一批三叶青已经长出藤蔓,在栽培袋间蜿蜒攀爬。
“林下栽培三叶青不会损坏山体和水土环境,且三叶青喜凉快气候,耐阴性强、耐旱,阴凉湿润的阔叶林和毛竹林更是三叶青绝佳的生长地。而人工栽培三叶青时灌溉的有机肥料又能给树木添加营养,使其成长地愈加健壮,完成三赢。”该基地坐落富春江西侧海拔200多米的山谷中,现在仿原生态栽培基地约300亩,育苗基地约50亩,这儿得天独厚的气候、湿度、土壤均十分适应野生三叶青生长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山上取水不方便,但基地已完成蓄水池的制作,解决了灌溉的难题。
据介绍,基地挑选的三叶青种类取自浙江范围内的采摘原种,一起运用绿色防控措施防看病虫,并施用符合标准的有机肥、饼肥、羊粪等。自上一年10月栽培以来,三叶青长势杰出,因其可广泛使用的药用价值,工业远景光亮。
“未来咱们期望能将基地打造成集育苗、栽培、加工、零售、批发等一条龙形式的全国最大三叶青演示基地。一起,深化挖掘林下中药材养生看病功效,加速建设中药材主题研习基地及中药材主题展馆,完成‘山上有基地、山中有体会、山下有拓展’的林研养全工业链开展。”基地负责人表明,三年后,第一批三叶青将进入采摘期,届时基地将实施农户集散栽培,鼓舞感兴趣的农户加入进来,由基地供苗并提供技能协助,采摘后一致收购,带动周边乡民完成共同富裕。
近年来,建德市林业局以“千村万元”为着力点,瞄准林下中药材这条主线,以农林互促、生态共生的形式,有用开辟了一条土地利用高、生态开展好的绿色致富新路子。
在钦堂乡建德樟良林业中药材栽培演示基地,白芨、黄精、玉竹等中药材已相继进入花期。
“咱们基地用的是有机复合肥,而且坚持不打农药,选用手艺除草,必需保证中药材的品质。”据了解,建德樟良林业中药材栽培演示基地积极探究绿色的生态开展形式,依托林间土地肥沃、气候适宜的地理环境优势,坚持以林为主、生态优先、演示带动、适度开展的原则,栽培了480余亩黄精、白芨、玉竹等林下中药材。
该基地中药材已栽培三年有余,如今已正式进入采收期。据了解,黄精亩产量均匀在2000斤左右,白芨亩产量可达8000斤,林下中药材均匀亩产值达3万元。
2021年以来,建德市采取“政府引领、基地演示、大众参加”的开展形式,大力开展黄精、玉竹、重楼、三叶青、覆盆子等林下中草药,有宝贵树种+黄精、油茶+黄精、阔叶林+三叶青、松+金线莲等多种形式,探究出了一条以“林+药”为主的林下工业开展新路子,中药材栽培成为林业增效、林农增收的特色工业,现在已开展林下中药材面积达15000 亩(其间相对集中连片演示基地面积5100亩),完成年产值7600万元,联合农户1500余户,建成省级“千村万元”林下经济增收帮扶演示村7个,林业工业强镇2个。
下一步,建德市将持续发挥山林生态资源优势,实施好工业“双万亩”工程,要点环绕林下中药材工业,开展林下经济1万亩。一起积极培养一批懂技能、有实力的本乡栽培大户,提升林地归纳价值,添加绿岗工作,拓展大众增收致富路,努力完成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。
来源:浙江在线,侵删。